标题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2 10:10:53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里有一个用意,就是众生对西方极乐世界信心缺乏,信心难以建立的原因就在于智慧的不足。为了培植众生的智慧,给他们一个过渡,一个桥梁,先让他们修福,修福修到一定程度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这段文句不在九品往生章的里面,是在序分义里面,韦提希夫人选择西方极乐世界作为往生之处之后,就恳请释迦牟尼佛教导往生的方法。韦提希心里在想,往生到西方净土那样清净庄严的地方,一定要有很高的修行功夫,也就是要有定善才能往生,她就请佛;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而释迦牟尼佛却是观机施教,知道阎浮提的众生烦恼习气非常厚重,大多数众生的心都是散乱动荡,如果不能舍去分别攀缘之心,那么思惟正受的清净境界是不可能显现出来的,所以就不能仅仅是宣说定善之门了,就要为适应更多的散动众生的机缘来开显一个方便,所以这是释迦牟尼佛自开三福之行,因为韦提希夫人并没有请求这样的三福,她请求定善,然而释迦牟尼佛却宣说了散善的三福。

\

这里有一个用意,就是众生对西方极乐世界信心缺乏,信心难以建立的原因就在于智慧的不足。为了培植众生的智慧,给他们一个过渡,一个桥梁,先让他们修福,修福修到一定程度,就能转化为智慧,福至心灵,有智慧他们才能相信念佛往生净土一法。如果直接从信心契入,这对于少数宿世善根深厚的众生有可能性,但对于大多数众生来说,是很难去契入的,所以佛让众生先修三福。

第一福是世间的福。;孝养父母,就是我们念佛行人一定要行孝道。;修十善业,十善业把杀业放在第一位,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这是止善,如果进一步,从积极的行善来看,不仅不能去杀生,而且还要放生;不仅不要偷盗,而且要去布施;不仅不要去邪淫,而且要修清净梵行;不仅不能打妄语,而且要诚实,要质直,要和诤,要柔软。对于贪欲重的要修不净观,对于瞋恚重的要修慈悲心,对于愚痴重的要对因缘观,要契入,这就是修十善业。那么这就是修世间的福。

那么第二个是戒福,与世间的福德相比,那戒德更高了,因为是在修出世间法,由戒能够感得菩提之果。;具足众戒,这个戒有多种了,三皈依、五戒、八戒,乃至于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不犯威仪就是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在行住坐卧的四威仪当中,都要为这些戒作方便威仪,怎么叫方便威仪呢?比如我们的身业,你不能一天到晚就是跑来跑去,摇头晃脑,坐在这里也架着一个腿,躁动不安,你身业一定要安静,端庄。口业,你不能一天到晚就讲那些街头巷尾的事情,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这家长那家短,一天到晚就讲这些,言不及义。意业就是不能有邪思邪想,一定要保持正念,观照诸法的苦空无常无我,系心在佛号当中,一心正念。身口意三业都是很宁静祥和的,为你的戒律作方便威仪。

那么第三个就是行福。;发菩提心,这对于净业行人非常重要,这个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所以发菩提心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的生命目标是把成就佛果菩提作为我们唯此为大的生命目标,这样我们的心量一下子就打开了。;深信因果,一个能够深信因果的人,他必然在内心建立一个自我防御系统,他一定能做到自律、慎独;不信因果,他就是胡作非为,或者是一个伪君子。;读诵大乘,就是对大乘方等经典要读诵,因为这些佛经都是从佛的实相般若流现出来的文字般若,能够让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读诵经典,就能开发我们的智慧,那么我们的智慧眼开了,就能够厌离娑婆的苦,欣求极乐的涅槃。;劝进行者,这是教我们自己开发智慧得到利益之后,也要让一切众生得到这个法雨的滋润,要把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要传播出去。

那么这个三福,佛特别告诉韦提希,这三种行业,是过去诸佛,未来诸佛,现在诸佛,这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都以这个三种行业来庄严他的净土,都以这三种净业来圆满他的佛果菩提。佛都这样做,我们难道还不能这样去做吗?针对这三福,善导大师有一个很精辟的论断,就在这个净业三福里面,或者有一个人,只是行世间的福,把这个世间的福回向往生,他能够去;或者一个人他行戒福,第二戒福,他回向戒福的功德也能往生;或者有一个人只是行大乘的行福,回向也能往生;或者有人行前面的两种,世福和戒福,回向能往生;或者有人行后面两种,戒福行福,回向能往生;或者有人三种福都修行,回向,当然更能往生。这是把种种不同的排列组合表现出来。如果还有人这三福一个都不行,那就是一个邪见之人,就是阐提人了,断善根的人了。所以这里善导大师劝勉大家修三福,以三福的功德回向求往生,都是往生的资粮。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 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

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若电若雷。古诗原文[挑...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掩妾泪,听君歌。 掩妾泪,听君歌。

掩妾泪,听君歌。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唐代 李...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古诗原文[挑错/...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