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什么要信仰佛教呢?信仰佛教真能减轻痛苦吗?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2 10:11:14
为什么要信仰佛教呢?信仰佛教真能减轻痛苦吗?  今天要讲的题目就是为什么要学佛呢?因为这个题目,是信仰佛教的人和不信仰佛教的人,都想知道的重要问题。为什么要信仰佛教呢?  信仰佛教的目的,就像从事其他的任何一个行业一样,咱们人无论是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一切的目的就是在于:如何才能够减轻痛苦;如何才能够增长快乐?就这个问题。  所以说呀,学佛和信仰佛教,目的就是为了减轻痛苦,更是为了增长快乐。 
为什么要信仰佛教呢?信仰佛教真能减轻痛苦吗?

为什么要信仰佛教呢?信仰佛教真能减轻痛苦吗?

  今天要讲的题目就是为什么要学佛呢?因为这个题目,是信仰佛教的人和不信仰佛教的人,都想知道的重要问题。

为什么要信仰佛教呢?

  信仰佛教的目的,就像从事其他的任何一个行业一样,咱们人无论是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一切的目的就是在于:如何才能够减轻痛苦;如何才能够增长快乐?就这个问题。

  所以说呀,学佛和信仰佛教,目的就是为了减轻痛苦,更是为了增长快乐。

  让自己从简单的意义上说,能减少一点痛苦,增长一点快乐。如果往更深的角度来说,断除一切痛苦及痛苦因!具得一切安乐和安乐因!以这样的目的,咱们要信仰佛教,学习佛法。

信仰佛教真能减轻痛苦吗?

  有些人就会有疑问,说:信仰佛教,真的能减轻痛苦吗?真正能让人增长快乐吗?我说:是的!佛教确实是能让人减轻痛苦,也能让人增长快乐。

  为什么信仰佛教能减轻痛苦?

  因为佛教具备有非常哲理的,非常科学的,非常实际的,正确的,减轻痛苦的方法和增长快乐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任何一种其他的减轻痛苦的方法和增长快乐的方法,都要更为彻底,更为正确,更为究竟!

  所以说,学佛和信仰佛教,确实是能让人减轻痛苦,增长快乐。因此,我们要信仰佛教。

\

  那么就会有人问我们:如果说佛教有什么办法让你减轻痛苦,有什么方法让你增加快乐呢?其实,在二千五百二十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在印度的菩提金刚树下,证得无上菩提果位之后的四十九天以后,来到瓦蓝纳西(Varanasi),佛陀第一次转动法轮,初次讲法时只有五个比丘,就是譑陈如等佛陀的头五个弟子。

  当时佛陀讲到了非常简单,又非常深刻的一个法。那就是四谛法。什么是四谛法呢?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般若心经》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无苦集灭道,佛陀第一次讲的法就是苦、集、灭、道四谛法。  

  当时佛陀怎么说的呢?他说:众比丘呀,当知苦、应断集、证得灭、趋入道。

  佛陀自从在他三十六岁那年的四月十五日证得佛陀果位之后,过了四十五天,头一次讲了苦集灭道四谛法。由此开始,直到圆寂为止,总共宣讲了四十六年的法。转了三转次法轮。

  不过,无论是第一转法轮,第二转法轮,还是第三转法轮;无论是小乘的声闻教法,还是大乘显宗的教法,还是密宗的教法:都离不开头一次所讲的苦、集、灭、道这四谛。所以,我今天说,佛教就是用这四个字来让人减轻痛苦、增长快乐的!

  刚才所说当知苦,应断集,证得灭,趋入道。那么佛教究竟减轻的是什么苦,增长的是什么快乐呢?释迦牟尼佛他就讲了两个法。一个是世间法,一个是出世间法。所以说,通过世间法的修习,让你可以暂时或者现前得到人天之快乐。而通过出世间法的修行,可以让你彻底脱离轮回之苦,到达永久安乐及安乐因的菩提果位。所以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对宝行王说了非常重要的这么一个概论,他说:

  先生增上法,后生决定善,

  由得增上生,此生决定善,

  增上生极乐,定善为解脱。

\

  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他说,如果一个人修炼佛法的话,那么首先,应该修增上生的法。什么叫增上生的法呢?就是世间法。然后应该修决定善,就是出世间的法啊。那么先修增上生的世间法,能够使人脱离什么苦,得到什么快乐呢?答案是,能消除今生之中一切疾病、灾难、障碍等等各种各样的灾难,让人今生中能享受荣华富贵,及福、禄、寿、财、智慧和慈悲等等,这样的一个人生享受。不仅如此,它还能让你来生不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的三恶道的痛苦当中,让你继续享受人天的快乐。所以说增上生极乐。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庞。...

掩目捕雀 掩目捕雀

掩目捕雀...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道...

1997年9月1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10日...

1997年8月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8月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8月4日出...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