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法亡躯的禅师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2 10:13:54
为法亡躯的禅师  江西泐潭寺是马祖道一开创的禅宗道场。北宋时期,临济宗黄龙派洪英禅师曾住持该寺。有一天,寺院里几位负责管理日常事务的职事起了纷争。因为大家都在气头上,洪英禅师的劝解也未能将风波平息。于是,他立即请维那鸣钟召集大众说:职事纷争,是因住持无德无能,我有愧黄龙祖师的教诲。因此,我已无颜再存活于世了。他简单讲述了自己生平之后,嘱咐大家:我入灭火化后,把骨灰放在普同塔里,(存放普通僧人骨灰的
为法亡躯的禅师

为法亡躯的禅师

  江西泐潭寺是马祖道一开创的禅宗道场。北宋时期,临济宗黄龙派洪英禅师曾住持该寺。有一天,寺院里几位负责管理日常事务的职事起了纷争。因为大家都在气头上,洪英禅师的劝解也未能将风波平息。于是,他立即请维那鸣钟召集大众说:职事纷争,是因住持无德无能,我有愧黄龙祖师的教诲。因此,我已无颜再存活于世了。他简单讲述了自己生平之后,嘱咐大家:我入灭火化后,把骨灰放在普同塔里,(存放普通僧人骨灰的地方,而住持圆寂后一般单独建塔供养。)不论生死,我都不离开大众。

  说完,他进入禅定状态,溘然长逝。为了以身作则教化弟子,洪英竟然以甚深的禅定功夫结束了自己生命。用自己肉体的死亡,唤醒徒众,成就他们的法身慧命。

\

  在清初,有一位禅僧破山海明,每当阅读祖师公案时,如铁壁银山,无下口之处。他心中恰似一团烂麻线,理也理不清,扔也扔不掉,终日憋闷。他先后参访了多名禅林尊宿,却无人能为他解除好心中的疑惑。后来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心病自己医,自己的烦恼自己断。他当时住在湖北破头山,暗下决心,要克期取证――以七天为限,若不开悟,自行了断,他昼夜用功到第五日,依旧未开悟。于是,他来到山顶,站在数十丈高的悬崖边上,对着天地发誓:悟与不悟,性命就在今日!他在悬崖最边沿坐了下来,一心参悟。到了午后之时,进入了一种人境俱忘的境界,眼前哪里还有山峰、悬崖?也不见顽石、草木,唯有一片清平世界。他抬足经行,不觉坠入深渊

\

  说来也怪,他从高高的悬崖上掉了下来,如同下炕沿一样,仅仅扭伤了左足。就在那脚腕一阵疼痛传来之时,他顿觉心中堵塞之物,溘然冰释,海明禅师因此大彻大悟了!

  临济禅者,不惜身命,为法亡躯,这种大无畏的大雄精神,千百年来,续佛慧命,代代传承。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