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一代代僧人与天目山共生死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15 10:12:09
一代代僧人与天目山共生死

一代代僧人与天目山共生死

\

 先有和尚后有树   “名山寺庙皆占尽”,在天目山,这种说法似乎要改变一下。禅院寺掩映在天目山的绿林之中,天目山的古树给我们的视觉和灵魂烹制了一道森林的盛宴,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寺庙的存在和寺院和尚的巡护。画家叶浅予曾在三访天目后留下这样的诗句:人言名山僧占尽,荒山废寺谁问津,若非和尚勤护卫,何来天目柳杉林。叶老的诗吟正是天目山僧人培育和呵护这片森林的佐证。   山里的“守护神”   千百年来禅源寺的僧人们看护着山林,每天还有专门看山的和尚,清晨扛着禅杖,走出山门,到处巡视,不允许任何人伐木。   在风霜冰雪薄暮寒秋中行走的那些巡山和尚用禅杖辟开树木生长的空间,用心灵刻画树的年轮。一代又一代,在漫漫岁月和浩浩星辰之间,变化的是树的高度,不变的是对树的恋情。   康熙四年,天目山就已被明文保护,碑文上讲:不得攀枝落叶,不得破坏风水,包括取土、取沙等等。1941年,日军轰炸禅源寺,在山头燃起火堆时,和尚们奋力扑灭山火保护林木,表现十分英勇。1951年土改的时候,当地政府本打算将天目山的三万亩地分掉,当时寺里的妙定方丈坚决阻止,最后,当地政府保留了15748亩地作为国有,天目山保护区成立时的面积正是妙定方丈指划的范围。天目山僧人的努力使这些古树避免了分山到户肆意砍伐的悲剧。1958年大炼钢铁时,也是和尚和其他人一起出面制止了在天目山洗劫式的砍伐,保住了大部分的山林和大树。1988年,浙江天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现代人接过巡山和尚的禅杖,保护这片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浓绿。   天目山保护了很多独特稀有的物种。如夏腊梅,夏天开花的腊梅,广泛分布在天目山。   在寺庙故址上复建的禅院寺   天目山古称“浮玉”、“天眼”,据文献记载,“天目”之名始于汉,显于梁,宋以后名声大盛。东峰大仙顶海拔1480米,西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据《元和郡县志》载:天目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望,冬夏不涸,宛如两只仰望苍天的巨眼,故称“天目”。天目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物种基因宝库”和“大树佛国”之美誉。(稿源:搜狐科学)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8年10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8年10月19日...

1997年9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5日出...

1997年9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3日出...

1997年9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30日...

1997年9月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4日出...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