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6 10:12:29
五十九.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们学佛法,就是要消除自私自利的思想,一切不要为自己打算,要以大众的利益为前提;再能无所求,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时候,什么也不求,顺其自然,行所无事,达到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万佛圣城六大宗旨)的境界。世界人类都有这种思想,一定和平相处,绝无战争。这时候,人人注重道德,不会做亏德的事。不注重道德的人,也会做有德行的事。所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五十九.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

一切不要为自己打算,要以大众的利益为前提。

所谓“善一伙,恶一群,什么人找什么人”,的的确确是这样的情形。世上的人,各从其类。读书的人和读书人做朋友,种田的人和种田人做朋友,乃至于做生意的人、做官的人、做工的人,互相为好友,彼此往来,聚集在一起,感情融洽,互惠互助。即使是畜生,也是这样;马和马在一起,牛和牛在一起,羊和羊在一起,猪和猪在一起,和睦相处。

我们人为万物之灵,智慧比较高,畜生的智慧比较低。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因为畜生经过阎罗王化学工厂的淘汰,其灵性被分开了,所以只有小部分的、不完整的灵性存在,所以畜生的智慧比较低。

有人发问:“怎样把灵性分开呢?”譬如有一个人,他因为业障深重,所以转为畜生。虽然是畜生,可是不一定为一个畜生,甚至为十个或者二十个(转高等畜生为一身,转低等畜生为多身)。这样便把智慧分开为许多份,所以智慧越分越低。

畜生都是有贪心的,无明很重,刚强好斗。好像鸡狗,虽然物以群分,但是它有斗争的思想。两只鸡相遇,必定战斗;两只狗相遇,必定打架。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食物,而起悭贪、舍不得。这就是前生为人时,那种自私自利的习气未除,所以做畜生的时候,这种自私自利的心,仍然存在。

\

我们学佛法,就是要消除自私自利的思想,一切不要为自己打算,要以大众的利益为前提;再能无所求,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时候,什么也不求,顺其自然,行所无事,达到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万佛圣城六大宗旨)的境界。世界人类都有这种思想,一定和平相处,绝无战争。这时候,人人注重道德,不会做亏德的事。不注重道德的人,也会做有德行的事。所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我们在这世界上,人人一定要安分守己,奉公守法,努力修道,完成使命。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摩顶放...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古诗原文[挑错/...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摧...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古诗原文[挑错/...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