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一句弥陀统摄一切法门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15 10:17:26
念佛未得定前,与禅迥异,因禅心非欣厌取舍,而念佛则欣取乐邦,厌舍秽土;禅心不能著境,一有所著,便失本来,而念佛则心境对待,能所宛然;禅心应远离法执,而念佛则要利用法执;禅心即是法性身,非生死义,而念佛则应作死此生彼想,凡此种种,系是禅净互异处。但是,若到已得定时,则不同了,念佛三昧的境界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当前一念心性与十方诸佛法身融合,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这时便离开六识分别

念佛未得定前,与禅迥异,因禅心非欣厌取舍,而念佛则欣取乐邦,厌舍秽土;禅心不能著境,一有所著,便失本来,而念佛则心境对待,能所宛然;禅心应远离法执,而念佛则要利用法执;禅心即是法性身,非生死义,而念佛则应作死此生彼想,凡此种种,系是禅净互异处。但是,若到已得定时,则不同了,念佛三昧的境界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当前一念心性与十方诸佛法身融合,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这时便离开六识分别,与禅门真如三昧,无二无别而变为禅净不分了,这样看起来,若说净即是禅,有何不可?

现在再来说律,戒律的作用,能防范身、口、意三业,使之生善去恶;但是修净土法时,身礼佛,口念佛,意思佛,这样三业既已集中,六根自然都摄,若说生善,是集生善之大成,若说去恶,试问三业既已集中在佛,此外还有什么闲家具,可以把来造恶?这样看起来,说净即是律,有何不可?

至于教呢,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若论文字,只有六字;若论作用,可以说三藏十二分教理,都在里许。也可以说,释迦四十九年所说之法,也一字不遗的都在里许,并且研教之目的在于生信解、启行证,而念佛的作用正所以息妄心、得正念,实已超过信解,而直达行证的阶段。所以学者若能念佛,则无需研教,而一切教义已是具足,这样看起来,若说净即是教,有何不可?

\

至于密呢?注重三密加持,强调即身成佛,获得六种无畏,是密宗的特色。但净土法门的三业集中,实际上和身、口、意三密加持,无甚分别;而念佛的作用,能使我心佛心融合为一,而当三昧现前时,但觉性光交错,凝成一片,实不能分别何者为佛,何者为我,故当念阿弥陀佛时,念者自身即是一尊阿弥陀佛,这样就是说即身成佛,有何不可?即使未得三昧,而当念佛时,为了感应道交,佛光摄受故,行者当前,即为佛神通力用所加被,如是当何所畏?这样看起来,若说净即是密,有何不可?

综观以上诸义,就可以恍然悟道:为什么古今的许多名师大德、高人达士之修学佛法者,都提倡修净土?而范古农居士也说过:“学在唯识,行在净土。”可知愈深入经藏,就愈赞叹净土;只有不信者,这才轻视净土念佛法门。(信息来源:摘自《净业》)

\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 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

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若电若雷。古诗原文[挑...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掩妾泪,听君歌。 掩妾泪,听君歌。

掩妾泪,听君歌。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唐代 李...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古诗原文[挑错/...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