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人间佛教的经证 善护口过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1-12 10:12:35
善护口过

  善护口过

\

  护四种口过,常说利益言,
  自过能发露,是故得上音。
  ——《无所有菩萨经》  “一言兴邦,一言丧国。”口,能像刀剑伤人;口,能做功德;口,也能修行。但是,口舌往往是最容易造罪业的。《四自侵经》说:“谛观一切扰扰纭纭,但诤咽喉不急之事,祸从口出,千殃万罪,还自缠绕。”因此,智者应舍离四种口过,常发正语。四种口过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一、妄语  妄语,又称虚妄语、虚诳语、妄舌、虚伪、欺。是十恶、五戒之一。谓以欺人为目的而说不真实的语言。据《四分律》载,说虚伪不实语,名“小妄语”;未得言得,未证谓证,乃“大妄语”。由于妄语言说,诳惑他人,令人妄解,致使万苦争缠,百忧总萃,如此种虚妄之因,将感得轻贱之报,及地狱重苦。《诸法集要经》说,若发虚妄言,则舍真实法,亦坏他世善,无恶而不作,为他所嫌恶,长受轮回苦,无由生诸天。又《优婆塞戒经》载,乐于妄语者,现世得“恶口恶色,人不信受,众皆憎恶,不喜见之”等恶业之报;后世得“入于地狱,受大苦楚,饥渴热恼”之报;受报之后,若生人中,则“口不具足,人不信受,见者不乐,虽说正法,人不乐闻,一切外物,资产减少”。  二、两舌  两舌,又称离间语、两舌语,即于两者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彼此之和合。是十恶业之一。《正法念处经》说:“太喜多语言,增贪令他畏,口过自夸诞,两舌第一处。”又《华手经》说:“恶口而两舌,好出他人过,如是不善人,无恶而不造。”两舌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亦得弊恶眷属与不和眷属之果报,如《法苑珠林》说:“两舌斗乱人,地狱被分裂,狱卒擘其口,焰刀割其舌。苦痛既如此,加之以饥渴,恶业不自由,还饮身中血。”“谗毁害人深,固受三涂苦,设使得人身,余报仍依怙,眷属多弊恶,违逆恣瞋怒。”  三、恶口  恶口,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据《大乘义章》载,言辞粗鄙,故视为恶;其恶从口而生,故称之为恶口。《法界次第初门》说:“恶言加彼,令他受恼,名为恶口。”《五分律》说:“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斫身,由其恶言。应毁反誉,应誉反毁,自受其殃,终无有乐。”另据《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载,若恶口骂詈、诽谤,其人将获大罪报。  四、绮语  绮语,谓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词。为十恶之一。《成实论》以非实语、实语而不以时、实语以时而随顺衰恼、实语以时而言无本末、义理无次等,皆为绮语。又《瑜伽师地论》载,绮语之别称有非时语、非实语、非义语、非辞语、不思量语、不静语、杂乱语、非有教语、非有喻语、非有法语等。此诸绮语无益自他,唯增放逸,长诸不善。死落三涂,后生人时,所说正语,人亦不信。如《大智度论》说:“有堕饿鬼中,火焰从口出,四向发大声,是为口过报。虽复多闻见,在大众说法,以不成信业,人皆不信受。若欲广名闻,为人所信受,是故当至诚,不应作绮语。”  所以,我们要多用口修行,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四种口过,常说赞美别人的话,利益别人的话,如《无量寿经》说:“远离麤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若是自己犯过,能心怀羞惭,发露忏悔,如此必能得广名闻,得妙音声。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揽镜...

掷地,当作金石声_1 掷地,当作金石声_1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庞。...

掩目捕雀 掩目捕雀

掩目捕雀...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