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什么是四依法?_1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1-15 10:10:28
什么是四依法? 3.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佛经的义理,有些是随顺真理法相而说,有些是曲就众生的根器而说,所以对于是胜义说或世俗说,如果不分别清楚,而以佛随机的方便法作为思考的依据,修行就难免多走冤枉路了。那什么是了义呢?如果这个法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修学以后能断除烦恼、能真实的利益众生,这就是了义;反之,这方法修学以后,不能断除烦恼、真实的利益众生,又增长贪瞋痴,就是不了义。 4.依智不依识,佛法以正觉

什么是四依法?

\

答:四依法,是佛陀教导弟子们随顺教诲的原则。学佛的人,在没有取得正觉之前,唯一的办法就是随顺佛陀的教诲;但要有智慧的随顺佛陀的教诲,感情的随顺是错误的,要理智的随顺。而理智的随顺就是:

1.依法不依人,依法是依靠经里所教导的,认识宇宙、人生真相的方法。不依人是不管你多么有名、有地位,如果你所讲的与佛法不一致,都应以佛法为准则,不能感性的依某个人为准。

2.依义不依语,读过历史的人都晓得,佛学所有的经典,都不是释迦牟尼佛自己写的,而是佛圆寂后,由弟子们回忆写出来,这到底可靠不可靠?佛经翻译成中文或其它的文字到底对不对?是不是翻译人自己的意思?像这类的疑惑太多了。所以佛这一句「依义不依语」,破除了我们的疑惑,只要意思合于佛义,言语上多说少说、怎么说没有关系。因此在中国译经史上,有义译与直译两种,罗什大师的翻译是依据经文大意而翻,所以属于意译;玄奘大师则是直译,依梵文一句句的翻译过来。鸠摩罗什大师是翻译经文的大意,没有顺着经文更容易契机与理解。

\

3.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佛经的义理,有些是随顺真理法相而说,有些是曲就众生的根器而说,所以对于是胜义说或世俗说,如果不分别清楚,而以佛随机的方便法作为思考的依据,修行就难免多走冤枉路了。那什么是了义呢?如果这个法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修学以后能断除烦恼、能真实的利益众生,这就是了义;反之,这方法修学以后,不能断除烦恼、真实的利益众生,又增长贪瞋痴,就是不了义。

4.依智不依识,佛法以正觉的解脱为目标,但是如果依执着取相的分别心识而修行,是怎样也不会解脱的。必须亲近善知识,依戒、定、慧、离相、无分别的智慧而修,才能引发无漏正智向于解脱。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古诗原文[挑错/...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古诗原文[挑错/完...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