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三千威仪指的是哪些?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1 10:16:29
三千威仪是指出家人的四威仪「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的每一威仪有两百五十条,行有两百五十条,坐有两百五十条,卧有两百五十条,立有两百五十条。这四个两百五十合起来就是一千,这一千又分为过去一千、现在一千、未来一千,因此称为三千威仪。再加上以身口七支(杀、盗、淫、妄语、恶口、绮语、两舌),则为二万一千;再加上贪嗔痴三毒及等分(谓贪瞋痴三心,一齐而起)的四种烦恼,共成八万四千。诸经举其大数,则称八万细行。三

三千威仪是指出家人的四威仪「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的每一威仪有两百五十条,行有两百五十条,坐有两百五十条,卧有两百五十条,立有两百五十条。这四个两百五十合起来就是一千,这一千又分为过去一千、现在一千、未来一千,因此称为三千威仪。再加上以身口七支(杀、盗、淫、妄语、恶口、绮语、两舌),则为二万一千;再加上贪嗔痴三毒及等分(谓贪瞋痴三心,一齐而起)的四种烦恼,共成八万四千。诸经举其大数,则称八万细行。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表示戒是很微细的。用八万四千个微细的行门,漏尽自己的烦恼,目的是在这里。

\

  僧团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用意在培养一个人出众的威仪,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但是做人的基本条件,更可以成为度众的方便法门。就如同佛陀十大弟子中的智慧第一舍利弗和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过去曾是外道的首领。有一天,舍利弗在路上看到马胜比丘,立刻被他的威仪所摄受,于是上前问道:「这位修道者,你的老师是谁?他都教了些什么?」马胜比丘告诉他:「释迦牟尼佛是我的老师,他常告诉我们『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道理……。」

  舍利弗一听,心眼顿开,赶紧回去找目犍连:「目犍连,我们找到老师了,释迦牟尼佛可以做我们的老师。」于是他们带着各自的徒众,皈投在佛陀座下,这就是威仪度众的实例。另外,宋代的大学者如王阳明、程颐、程颢等人,他们对佛门的威仪也很赞叹。有一次,程颐到寺院,刚好看到排班过堂的队伍,忍不住赞叹「三代威仪,尽在此中」,说明中国自古以来所谓的道德礼仪,尽从这些僧众中表露无遗,确实是不错的。

  佛门教育十分重视思想教育与生活教育,因为唯有健全的思想和规律的生活,才能完成人格,成就道业。身语意的行止,表现在外,就是生活的礼仪。一个人如果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衣冠不整、谈吐庸俗,这就是缺乏生活的礼仪。因此,佛门中的四威仪: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就是从行立坐卧来训练威仪。所谓「身具德,人必敬」,相好威仪能度众生,即使诸佛要成就圆满功德,也必须「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将相好、福德、智慧修好。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古诗原文[挑错/...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古诗原文[挑错/...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揽镜...

掷地,当作金石声_1 掷地,当作金石声_1

掷地,当作金石声...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