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什么要供养僧众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1 10:14:21
根据大乘佛教的史传记载,这个世界上最早觐见释迦世尊的人,是缅甸(金地国)人。最早供养佛陀而皈依佛、法、僧三宝,也是缅甸人。目前南传佛教的大藏经(巴利文藏经)也由缅甸佛教界编印流传下来的。全世界佛教僧众能够背诵经、律、论三藏(背诵全部大藏经),只有缅甸僧人。因此,缅甸便成为原始佛教的发祥地——南传佛教的传播中心。

根据大乘佛教的史传记载,这个世界上最早觐见释迦世尊的人,是缅甸(金地国)人。最早供养佛陀而皈依佛、法、僧三宝,也是缅甸人。目前南传佛教的大藏经(巴利文藏经)也由缅甸佛教界编印流传下来的。全世界佛教僧众能够背诵经、律、论三藏(背诵全部大藏经),只有缅甸僧人。因此,缅甸便成为原始佛教的发祥地——南传佛教的传播中心。

如今,缅甸全国佛教寺院有五万八千零四十九座(佛塔无数),这是最近缅甸宗教部登记在案的,其余小佛寺没有登记(或不准登记的)尚多。缅甸的出家僧众多达五十四万零一百六十七位(包含沙弥、尼众在内),这是今年结夏时,缅甸宗教部登记的数目—固定的出家众。其未登记以及短期出家众尚不在此数目内。

这五十多万僧众大都在佛教学校求学佛法,或佛学院毕业後,分布在各地区弘扬佛法、精修禅定等。原始佛教的僧众住处,都没有伙食设备(寺院里不煮菜饭)。佛经说“鹿不养鹿”,僧众每日生活(吃饭等),必须自己托钵去向人家化缘—只求充饥,不乞金钱。

出家众每日托钵乞食,一天吃一餐,过午不食,有人供养就可以吃,如果想要吃那些佳肴妙脏的美食,是永远不会随心所欲的。

西历一九九二年十月,我第一次到缅甸供僧—供养袈裟六百件。那时候,美金一元换缅币一百二十元。到了一九九九年二月,那时我供养袈裟一万件,美金二元换缅币二百五十元正。如今(二OO五年十二月),美金一元换缅币一千二百元左右。尤其最近数年来,缅甸国家日渐贫乏,人民生活困苦,居家之士大都叫苦连天。僧众托钵乞求食物,也因此而受到极大的生活困苦。

佛教是完全依靠清净僧伽住持,世间若无僧众,佛陀的无垢教法,就会因此而灭亡,所以说:“佛法全赖僧众弘传”。为了续佛慧命,发扬佛教,所以我们要竭力以四事(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供养僧众,护持佛法僧三宝。(信息来源:摘自《慈云》)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掩妾泪,听君歌。 掩妾泪,听君歌。

掩妾泪,听君歌。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唐代 李...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古诗原文[挑错/...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古诗原文[挑错/...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