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佛家如何看待自杀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1-11 10:15:19
佛教虽然说有生皆苦,但并不代表佛教认同自杀。相反,佛家是反对自杀的,并通过戒律约束制止佛教徒自杀。佛教还以因果业报法则告诫人们自杀、杀他。说自杀、杀他者,就会堕入地狱受尽苦刑;地狱刑满,生饿鬼中受饥寒交迫之苦;饿鬼罪完后再托生畜类,之后再生为人,还得受异熟果、等流果等余报,易再造自杀之罪或受被他人所杀的报应。佛教反对自杀的根本原因及防治自杀的根本方法,在于其人生观。佛法认为:即此诸苦俱备、很不完美

佛家如何看待自杀

佛教虽然说有生皆苦,但并不代表佛教认同自杀。相反,佛家是反对自杀的,并通过戒律约束制止佛教徒自杀。

\

佛教的各种戒律中,都以;不杀生为根本戒之一,不管是在家的,还是出家的佛教徒,;不杀生都是必须遵守的。不杀生,就是说不仅不杀害有情识的众生,而且还不自杀,因为自身也属众生之列。而自杀不仅杀害了自己,也同时杀害了住在自身中的八万四千虫,更何况自杀还会伤害了关爱自己的亲人朋友。

\

佛教还以因果业报法则告诫人们自杀、杀他。说自杀、杀他者,就会堕入地狱受尽苦刑;地狱刑满,生饿鬼中受饥寒交迫之苦;饿鬼罪完后再托生畜类,之后再生为人,还得受异熟果、等流果等余报,易再造自杀之罪或受被他人所杀的报应。

佛教反对自杀的根本原因及防治自杀的根本方法,在于其人生观。佛法认为:即此诸苦俱备、很不完美的人身,也是极为难得,极为珍贵的。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堕于饿鬼、畜生、地狱,其苦况更百倍、千倍、万倍于人。既得人身,应识其难能可贵,极度珍惜,发挥人的优越性,创造最高的人生价值。起码应尽到必尽的家庭、社会责任,做一个俯仰无愧的好人,获得现世的安乐幸福。

若积德行善,更可创造后世的安乐幸福。若能听闻佛法,归依三宝,依法修学,可获究竟的解脱、永恒的安乐。若自杀而失去这宝贵人身,则失了现世、后世、究竟的利益安乐,是最无智、最可悲之举,为最大的亏失。至于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挫折、苦难,只要有珍惜人生的正确态度,以佛法无常无我的智慧如实观照,自不难以理智和毅力去战胜厄难、冲出重围,这正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