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不昧”和“不落”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18 10:12:39
大家可能都听过百丈禅师有一段公案,启示我们:“不昧因果”和“不落因果”这两个观念是天差地别的。虽然大家可能都听过,但是为了让大家印象更深刻,我们再把这个故事讲一次。唐朝百丈怀海禅师,他在上堂说法的时候,有一个老人经常来听法,听完了也就随着大众离开。有一天,这老人听完经却不离开,百丈禅师就问:“站在那儿是什么人呢?”老人就说,他自己过去在迦叶佛的时代,曾经住在这座山,当时有学人问他说:“大修行的人还

大家可能都听过百丈禅师有一段公案,启示我们:“不昧因果”和“不落因果”这两个观念是天差地别的。虽然大家可能都听过,但是为了让大家印象更深刻,我们再把这个故事讲一次。唐朝百丈怀海禅师,他在上堂说法的时候,有一个老人经常来听法,听完了也就随着大众离开。有一天,这老人听完经却不离开,百丈禅师就问:“站在那儿是什么人呢?”老人就说,他自己过去在迦叶佛的时代,曾经住在这座山,当时有学人问他说:“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他回答说:“不落因果。”要注意哦,“不落因果”就等于说不会落入因果定律当中,这样就是“拨无因果”的大邪见了!结果就因为讲错这一句话,五百世都做堕落野狐狸。

\

大家可能觉得这太严重了口巴,才对一个人讲错一个字就这么严重。没错,就是这么严重,所以我们才要每一次这么谨慎作更正。因为错一个字,观念可以完全错掉,一个观念的错误就是和愚痴相应了。大家要了解,愚痴的心念电波就自然会感应到畜生的频道,显现畜生道的影像,受畜生道的苦。而且教人家一个错误的观念,就等于误了人家的法身慧命,罪过不小,才会堕五百世野狐身。

还好他以前还有善根,所以五百世之后,让他遇到了百丈禅师,有机会再听闻佛法,解决这个问题。当时他请求百丈禅师“代一转语”,“代”就是“代替”的“代”,“转”就是“扭转”的“转”,他请百丈禅师代一转语,就是代为扭转观念,讲出一句正确的法语来。百丈禅师就教他说:“应当是‘不昧因果’。”这老人听了当下恍然大悟。 “不昧因果”就是肯定因果,要肯定因果,知见才对,才能够脱离野狐身。还好,他有因缘遇到百丈禅师,靠着佛法,靠着正确的佛法观念,转变了业力。否则您看,他要靠自力的话,业障要怎么消?自己搞了五百世也搞不清啊,这是闻法的重要。大家可以注意,他是由迦叶佛的时代,搞到释迦佛灭度以后的唐朝,还没有搞清楚一个观念哪,可见听闻正确的佛法是非常重要的。

佛在《大宝积经·无量寿如宋会》里告诉我们:“应当起精进力听此法门。假使经过大干世界满中猛火,为求法故,不生退屈谄伪之心。”佛劝我们,要听闻佛法,假使整个大干世界都着了大火了,也是要听法,为了求法,不可以生起退屈、谄伪之心,听法不能退屈、懒惰,也不能抱着谄媚的心理、虚伪的心理,假装坐在那儿,其实没有用心,到底听法是为了谁听啊?

讲到以上五百世堕野狐身的故事,再补充说,后世有一些参禅的人,误以为自己开悟了,就可以“不落因果”了,就可以“拨无因果”了,这些人是胡说八道,叫做“野狐禅”, “野狐禅”这个名称就是由这典故来的。

\

编辑:心晶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掷地,当作金石声_1 掷地,当作金石声_1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庞。...

掩目捕雀 掩目捕雀

掩目捕雀...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道...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