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世、界”与世界数量_1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18 10:12:49
“世”是去来今,“界”是方位,这是竖说时间,横说空间,也就是说天地的意思,更表明天地原是迁流变化无常的。世界先以须弥山为中心,最下层是空轮,层层向上是风水金等四轮体,金是指含金质的固体地形。  从地面向上,至须弥山之半,是第一层天。至山顶为二层天,再往上有四层天,因这六层天,都有男女饮食之欲,所以称是“欲界天”。再向上有十八层

“世”是去来今,“界”是方位,这是竖说时间,横说空间,也就是说天地的意思,更表明天地原是迁流变化无常的。世界先以须弥山为中心,最下层是空轮,层层向上是风水金等四轮体,金是指含金质的固体地形。

  从地面向上,至须弥山之半,是第一层天。至山顶为二层天,再往上有四层天,因这六层天,都有男女饮食之欲,所以称是“欲界天”。再向上有十八层天,分为四禅,只有庄严形色,所以名为“色界天”。再向上还有四层天,不著形色之相,所以名为“无色界天”。

  须弥山四方有四个大星球,有八个中星球,有数万小星球,前人称名曰“洲”,外围层层有七山八海,更有铁围山为外廓。

  合计须弥、铁围两山环抱的大小星球,及七山八海,下自空轮向上,一直到色界的初禅天为止,这名“一个世界”。以这样一个世界的横竖范围为标准,集合一千个世界,上至色界二禅天为止,名“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的范围为标准,集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上至色界三禅天为止,名“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的范围为标准,集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上至四禅天为止,名“大千世界”。因此数中有小千、中千、大千的分别,所以有三千大千之名。

  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非止一个,是无量无边说不穷尽。这无量无边大千里的六道众生,也是说不穷尽。但是世界是不断“成、住、坏、空”的迁流,众生也不断“生、住、异、灭”的演变。

  三界本来无常,在内的众生又被一切烦恼缠缚,不得自由,不断生死,所以称三界为“火宅”,称众生为“凡夫”。

  凡夫共分六类:一、天,二、人,三、阿修罗,此三强称曰“善道”,因著虽处火宅,尚享有小安乐;四、畜生,五、饿鬼,六、地狱,此三直称曰“恶道”,只是受苦罢了。

\

  总起来看,众生烦恼未尽,生死不断。被业力牵引,此道死,彼道生,往来奔驰,似车轮般旋转不息。偶生善道,虽享小乐,也是暂时不究竟的。

  若能除尽烦恼,就能脱离六道,超出三界,断了生死,不生不灭,这样名曰“界外圣人”。共分四类:证小乘果的是声闻、缘觉,证大乘果的是菩萨、佛。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古诗原文[挑错/...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古诗原文[挑错/...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两汉...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