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六度”达涅磐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18 10:16:31
大乘佛教认为,众生沉溺在苦海之中,不帮助众生脱离苦海到达涅磐彼岸,个人也不能真正解脱而成佛。因此,大乘佛教发出“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誓愿。向众生指出了灭除“无明”,超越尘寰苦海的六种方法和途径,即以戒、定、慧三学为主要内容的“八度”。其具体内容是:

  大乘佛教认为,众生沉溺在苦海之中,不帮助众生脱离苦海到达涅磐彼岸,个人也不能真正解脱而成佛。因此,大乘佛教发出“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誓愿。向众生指出了灭除“无明”,超越尘寰苦海的六种方法和途径,即以戒、定、慧三学为主要内容的“八度”。其具体内容是:

\

  布施度;指用自己的财力、体力、智力去济助贫困者和满足求索者,是为他人造福成智,也使自已积累功德,以至求得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小乘佛教也讲布施,其目的在于破除个人的吝啬和贪心,灭尽“贫、目真、痴”,免除来世的贫困,即从个人利益和解脱着手。大乘佛法则强调大慈大悲,超度一切有情之众生,所以布施对象大大超出人类范围,推恩及于飞禽走兽,花鸟虫色。   持戒度:持守佛教的清规戒律,尤其强调“杀戒”,保护众生。大乘佛教主张放松对信徒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的约束,对于违反戒规的行为,也采取一些比较宽容的处置方法。   忍辱度:忠于信仰,安于苦难和耻辱。大乘佛教宣传忍“受不可忍之事,认为这是万福之源。它要求信徒宁愿忍受”汤火之酷,俎醢之患“,也决不作危害众生的事。” 精进度: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喜济众难,普渡众生的修行过程中,努力不懈,决不退却。   禅定度,是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佛教以此作为取得确定之认识,作出确定之判断的心理条件。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强调参悟“实相禅”,主张把禅法与空观联系起来,在禅观中,既要看到一切事物的空性,又要看到一切事物的作用,二者不可偏废。实相禅是把禅法作为悟证大乘般苦空观理论的方法。   智慧度:惹是荒女的意译,指通达事理,决断疑念,从而取得正确认识的精神作用。此处指修持者断除烦恼、灭绝“无明”,达到解脱的佛教智慧。佛教通常把智慧分为三种:(1)闻所成慧,指听闻佛法,学习王明(一声明,声韵学和语文学;二二巧明,工艺、技术、历算之学;三医方明,医药学,四因明,逻辑学,认识论;五内明,佛学),即从王明中获得智慧。(2)思所成慧,依前闻所得慧而进行深思熟虑,融会贯通,得于自已思索而成为智慧。(3)修所成慧。由闻和思所得为智慧,修习禅定,由定发慧生明,证悟人生和宇宙的真实,是得于证悟的智慧,这一智慧,要求修行者运用般若“缘起性空”的中观理论去观察、洞悉一切现象的实相,证悟万物性空的真理,破除我、法二执;持守中道,断除烦恼,灭尽无明,脱离苦海,到达涅樊成佛的境界。这就是大乘般若圣智,是大乘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是本书研讨的重点点对象和阐述的主要内容。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古诗原文[挑错/...

掩目捕雀_1 掩目捕雀_1

掩目捕雀...

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 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

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提三尺剑以定四海 提三尺剑以定四海

提三尺剑以定四海...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