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清”:茶道通禅的化境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19 10:17:47
一位茶人说:茶道本意,在使六根清净。赏桂轴,插花,嗅清香,闻水声,品茶味,举止端庄。五根清净之时,意念自然清净,而最终目的在使意念清净。十二时之内我心不离茶道。禅宗认为本心清静是物我两忘的先决条件,只有清心静虑,排除干扰、摒弃杂念,才能达到梵我一如的最高化境。因此,禅寺伽蓝大多选择风景清幽、清谧恬淡的处所;禅僧居士也每每隐居山水之间,去领略物我合一的清静无为之心。禅僧们恪守清心寡欲之道,参禅打坐,

  一位茶人说:茶道本意,在使六根清净。赏桂轴,插花,嗅清香,闻水声,品茶味,举止端庄。五根清净之时,意念自然清净,而最终目的在使意念清净。十二时之内我心不离茶道。

\

  清是茶道和禅宗共同拥有的意识。它既是禅宗自然观的一种体验,也是茶道通禅的一种化境,同时也是茶道特有的审美情趣,再现了人对自然生命的执著追求。

\

  禅宗认为本心清静是物我两忘的先决条件,只有清心静虑,排除干扰、摒弃杂念,才能达到梵我一如的最高化境。因此,禅寺伽蓝大多选择风景清幽、清谧恬淡的处所;禅僧居士也每每隐居山水之间,去领略物我合一的清静无为之心。禅僧们恪守清心寡欲之道,参禅打坐,以清为伴;衣食住行,以淡为本。甚至连禅苑法度也名以清规。可以说,清是禅宗空无观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与禅境相通的茶道,犹重清静淡雅之风,颇尚淡泊无为之情,茶室的设计,以清静为要,不尚浮华,恬淡自然,常令人有脱尘出俗之感。更重要的是,茶道的清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使得这种具象的文化式样更为有效地营造出物我合一的禅宗化境。

  将茶道的功效框定为佛教的宗质,确为精辟之论。实际上,包括禅宗在内的佛教教义,其言谛也好,论戒也罢,归根到底都是去人欲、求真如,以清促悟的一种内功。由此可见,茶道所追求的清,与禅的空无观几乎别无二致。

  另一部茶书《南方录》也说:枯寂茶的本意是表示清净无垢的佛陀世界,至此露地(即茶庭)草庵拂却尘芥,主客直心相交,不拘规矩寸尺法式,乃成起火、沸汤、吃茶之事也。不论他事,此乃佛心之流露也。

  把茶道视为清净无垢的佛陀世界,视清为佛心之流露,深刻地揭示出茶道与禅宗的内在联系,也使我们进一步体悟到以茶论禅,以禅论茶,禅茶一味的本意。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古诗原文[挑错/...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古诗原文[挑错/完...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