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圣入无分别总持经对勘及研究》介绍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2 10:13:18
圣入无分别总持经对勘及研究   作者:谈锡永/著   出版社:全佛出版社(台) 出版日期:2005 年09 月20 日  试读章节:部分新著序言(pdf格式)编辑:乐平

圣入无分别总持经对勘及研究

  作者:谈锡永/著

  出版社:全佛出版社(台) 出版日期:2005 年09 月20 日

  试读章节:

\

《圣入无分别总持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 其基本的内容为:佛陀以“入无分别总持”,向以无分别照明菩萨为首的眷属大众,开示速捷证得入无分别的殊胜妙法,其重点在于开示住于无分别界的意义,与证得无分别的方法。

本书从历史、语言、教法等不同的角度翻译、乃至此经对早期瑜伽行派的影响,更从实修观点,说明瑜伽行派如何教导入无分别的体性及修证,又依宁玛派的观点来作引证。本书不仅进一步推动汉土的佛学研究,更促进汉、藏文化的交流。

相关著作

【宋 施护译】【(敦煌本) 失译】

沈卫荣 译著

  《圣入无分别总持经对勘及研究》目录   前言  8  第一章 《圣入无分别总持经》之梵文原本与藏、汉文译本  第一节:《圣入无分别总持经》之梵文原本  28  (一)吉尔吉特本  29  (二)尼泊尔本  30  第二节:《圣入无分别总持经》之藏译本  33  第三节:《圣入无分别总持经》之汉释本  45  第二章 后世论师对《圣入无分别总持经》之解读  第一节:安慧造《唯识三十论疏》  54  第二节:敦煌伯希和藏文卷 116号  58  第三节:莲花戒造《修习次第》  60  第四节:无垢友造《顿入无分别修习义》  64  第五节:努佛智尊者造《禅定目炬》  67  第六节:《圣般若波罗蜜多八千颂细疏最上心髓》  74  第七节:阿底峡造《菩提道灯论》  77  第八节:宗喀巴大师所造《菩提道次第广论》  79  第九节:不败尊者造《辨法法性论释论》  82  第三章 《圣入无分别总持经》于大乘佛教史上的地位  86  第一节:中观与瑜伽行  88  第二节:两系瑜伽行  95  第三节:真谛与安慧  99  第四节:弥勒“古学”与唯识“今学”  102  第五节:瑜伽行中观  116  第六节:有关“弥勒五论”  124  (一)汉传“弥勒五论”  126  (二)藏传“弥勒五论”  131  第七节:小结  137  第四章 《圣入无分别总持经》梵本及藏译、汉译对勘  140  附:梵、藏、汉辞汇对照表  204  第五章 《圣入无分别总持经》导论及经文结构   218  第一节:弥勒“离相四加行”  218  第二节:龙树“四重缘起”  222  (一)业因缘起  223  (二)相依缘起  223  (三)相对缘起  224  (四)相碍缘起  226  第三节:“不遣余外”与中道  228  第四节:如来藏藏识  232  第五节:经文结构  237  (一)说入无分别观修次第  238  (二)说“无分别”之定义   242  (三)后分  245  第六章 《圣入无分别总持经》疏  248  第七章 由弥勒瑜伽行与宁玛派修证说“入无分别”  270  第一节:弥勒瑜伽行  (一)弥勒瑜伽行的内容   275  (二)弥勒瑜伽行的修习  286  第二节:离相加行四位与四正加行  294  第三节:瑜伽行止观修习  (一)唯识古学与今学  313  (二)由《入楞伽经》说止观修习  317  (三)由《解深密经》说止观修习  325  第四节:宁玛派修习  (一)三法门与三瑜伽  328  (二)念修四支与五道  334  (三)宁玛派止观  343  第五节:说“入无分别”  (一)分别与无分别  347  (二)入无分别  352  第六节:余说  359  后记  364  征引书目  368  附录:  1 藏译本《圣入无分别总持经》  (北京版《西藏大藏经》no. 810)  401  2 敦煌本《佛说入无分别总持经》一卷  (北京国家图书馆藏)  411

\

部分新著序言(pdf格式)

编辑:乐平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掩妾泪,听君歌。 掩妾泪,听君歌。

掩妾泪,听君歌。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唐代 李...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古诗原文[挑错/...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古诗原文[挑错/...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