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问题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5 10:14:12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问题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问题  玛欣德尊者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问题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问题

  玛欣德尊者

\

  问:《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里列出一些论师的不同观点,那么这些论师都是经过亲证才写的论吗?还是推理?如果是亲证,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观点?比如:对意门,阿耨楼陀尊者说:有分是意门;《迷惑冰消》里说:一切有分整体是意门;其他一些著述有些说:有分与意门转向两种都是意门;有些说:意门是在意门转向的前一个有分即有分断。我们应如何对待这种分歧呢?

  答:我们如果是从缘起的角度上来理解,那么这一切问题都不成问题。因为,我们说到的意门心路过程,它必须得依意门才会有意门心路过程产生。而意门心路过程就是在修缘起的时候我们观照意门心路过程,意门心路过程的生起它会有很多因缘。没有有分的灭,不会有意门心路过程的生起,有分之前它又会有有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可以说整体的有分都是意门,这也是可以的。如果我们只是看,由于有了意门转向心的灭,才会有整个意心路过程的生起,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说意门转向心也是意门。或者由于有分断了之后,才会有意门心路过程的生起,那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说有分断是意门心路过程。如果是从缘起法来说,一种法的生起必须得依照其它很多种缘。如果有些论师他着重于这种缘,他说这个是意门,着重于那种缘他说那种是属于意门。所以其实这些说的都对,只是他着重点不同。又例如:在讲到出世间心,出世间心可以分为八种,也可以分为四十种。那到底依什情况分为四十种呢?有的论师就说他经常修行那种禅那,有的人说他观照禅那,依他的根本定决定他的道心和果心是多少名法的。看上去好像有分歧,其实都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假如一个人透过观照禅那的名法而证果的话,所观照的禅那的名法和他证得圣道、圣果的名法是相应的,也就是圣道、圣果只是多了三个名法,也就是说他观照的如果是初禅的名法,他的圣道心和圣果心就有三十七个名法,但是为什么他会观照这种禅那名法呢?因为他先入这种禅那,所以他才能够观照这种名法,是不是?这两种不就是说一件事了吗?由于他经常这样修习,所以很自然等到他修习到高级观智的话,他就会用经常入的那个禅那来进入,然后出定后再观照,这样的话三种说法其实还是一种说法。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论师观点似乎有不同,但是其实他们说的还是一样。例如:这里举出的意门的,如果我们一旦知道了是什么缘造成意门心路过程的产生,意门心路过程的产生有很多种缘,它必须有有分的灭去,须有意门转向心,还必须有相应的名法等等这些,还要有依处、所缘,种种的缘才能够导致意门心路过程的生起,而其中如果没有有分的灭去,就不会有意门心路过程的生起,没有意门转向的作意也没有意门心路过程的生起,从这种角度上来看,无论是有分断也好,有分的整体也好,意门转向也好,其实都是意门产生的缘,所以论师是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意门叫manodvàra。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掩妾泪,听君歌。 掩妾泪,听君歌。

掩妾泪,听君歌。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唐代 李...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古诗原文[挑错/...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古诗原文[挑错/...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