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不会掌握说话分寸?佛陀送你一个方法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7 10:10:34
不会掌握说话分寸?佛陀送你一个方法 很多人都觉得难以很好把握说话的分寸,在《巴利经藏增支部》中,佛陀告诉大家一个掌握说话分寸的方法。 现代媒体以社会大众有知的权力为理由,对一些会造成负面教育的事件,也巨细靡遗的详加报导,尤其是对一些犯罪案件,或对社会风气有负面鼓舞的事件。这类事件的报导,常常造成一些不良的模仿。 从本则故事的对话来看,佛陀显然是不同意所谓“忠实报导”

不会掌握说话分寸?佛陀送你一个方法

很多人都觉得难以很好把握说话的分寸,在《巴利经藏增支部》中,佛陀告诉大家一个掌握说话分寸的方法。

\

【经典原文】(佛言):婆罗门!我不说应语一切所见;复次,婆罗门!我不说不应语一切所见。婆罗门!我不说应语一切所闻;复次,婆罗门!我不说不应语一切所闻。婆罗门!我不说应语一切所觉;复次,婆罗门!我不说不应语一切所觉。婆罗门!我不说应语一切所了别;复次,婆罗门!我不说不应语一切所了别。——《巴利经藏增支部》

【经文解释】有一次,摩揭陀国的大臣禹舍婆罗门,到舍卫城竹林园拜访佛陀时,说:我是这样的一个人:凡是我亲眼所见的,我会准确地描述出来;凡是我亲耳所听说的,我会完全照我听到的陈述出来;凡是我所觉了的,我会按照我所觉了的说出来,从不失真。然而佛陀对这样的行径并不完全同意,就说了以上这段经文:

婆罗门!我不认为“应当将所有看到的一切说出来”,我也不认为“不应当将所有看到的一切说出来”。我不认为“应当将所有听到的一切说出来”,我也不认为“不应当将所有听到的一切说出来”。我不认为“应当将所有认识的一切说出来”,我也不认为“不应当将所有认识的一切说出来”。

那么婆罗门,我怎样选择说或不说这个话题呢?如果将所看到的说出来,会造成不善法的增加,善法的减少,那么,我就不说,反之,如果能促成不善法的减少,善法的增加,我就会说。听到的、觉了的认识也一样。

能准确无误地转述所知、所见、所闻,大概是大臣禹舍所引以为傲的,所以会向佛陀说。这让我们联想到,现代媒体所宗奉的“忠实报导”。

\

现代媒体以社会大众有知的权力为理由,对一些会造成负面教育的事件,也巨细靡遗的详加报导,尤其是对一些犯罪案件,或对社会风气有负面鼓舞的事件。这类事件的报导,常常造成一些不良的模仿。

从本则故事的对话来看,佛陀显然是不同意所谓“忠实报导”的,报导或转述与否,应当评估会有怎样的影响而定,如果明知道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的,就应当有所抉择,保持缄默才是。

不“欺骗不实”,是为人的基本态度,佛陀也是这样教导我们的,从本则故事来看,为有利于善法而保持缄默,应当没有违反不“欺骗不实”之虞。

【经典介绍】《增支部》是将《巴利经藏》大分为五部其中的第四部。“增支”即大致相当于汉译的《增一阿含经》,又称为“增支阿含”。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古诗原文[挑错/...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揽镜...

掷地,当作金石声_1 掷地,当作金石声_1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庞。...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