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东汉及三国时期的佛教艺术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1 10:12:22
《四十二章经》是现存中国最早的佛经。汉明帝曾命令把它收藏于兰台石室,并为从大月氏国请来译经传法的这两位天竺沙门——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于公元68年在河南洛阳兴建了白马寺。随着佛教的传入,古代印度的佛教建筑——窣堵坡也同时传入中国,之后迅速与中国本土的楼阁相结合,形成中国的塔。中国早期佛寺大致根从印度的建筑形式。其后,慢慢改以木为主要建材,并于平地、市内或山中兴建。因此寺院除了寺号、院号外,还有山号。

《四十二章经》是现存中国最早的佛经。汉明帝曾命令把它收藏于兰台石室,并为从大月氏国请来译经传法的这两位天竺沙门——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于公元68年在河南洛阳兴建了白马寺。随着佛教的传入,古代印度的佛教建筑——窣堵坡也同时传入中国,之后迅速与中国本土的楼阁相结合,形成中国的塔。中国早期佛寺大致根从印度的建筑形式。其后,慢慢改以木为主要建材,并于平地、市内或山中兴建。因此寺院除了寺号、院号外,还有山号。

\

当时来自印度的僧人到中国都以翻译经典为主,传授梵呗却并不多。根据《高僧传》卷十三的记载:“自大教东流,乃译者众,而传声盖寡,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若用汉语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音无授。”三国魏武帝第三子曹植根据东吴月氏优婆塞支谦所翻译的《太子瑞应本起经》写成《太子颂》与《睒颂》,成为后来的渔山梵呗。梵呗是一种以短小佛偈为主,配合乐器伴奏,来歌颂菩萨的颂歌。渔山,又名吾山,在山东省东阿县以西。曹植在太和三年被封为东阿王。他曾在游览渔山,故被后人称之为“渔山梵呗”。

在三国时期的吴国内,则出现了赞菩萨连句梵呗,是由孙权的“智囊”支谦所作。支谦名越,号恭明,月氏族后裔。精通中文梵文,后又学梵书,精通天文图谶,阴阳五行、音律、文学等等。自黄武元年(222年)至建兴二年(253年),从事译经活动长达三十年,而他所创作的赞菩萨连句梵呗流行于江南一带。在翻译文学方面,他主张意译,尽量汉化佛教术语而少用胡音。正如《太平广记》卷八十七,说:“(支)谦以大教虽行,而经多梵文,未尽翻译,己妙善方言,方欲集众本,译为汉文,从吴黄武元年至建兴中,所出《维摩》、《大般若》……等四十九经,曲得圣仪,辞旨文雅。”

到了支谦译经活动的末期,康居国康僧会抵达建康。他根据《泥洹经》创作了泥洹梵呗。康僧会本来于印度居住,后来跟随父亲的商旅前往中国,但却出家为僧,于吴赤乌十年(247年)开始翻译佛经。根据《高僧传》卷一记载,泥洹梵呗“清靡哀亮,一代模式”。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古诗原文[挑错/...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古诗原文[挑错/...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两汉...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