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夏日绝句》《咏史(其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22-10-02 19:17:31
《夏日绝句》《咏史(其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咏史(其二)朱淑真
《夏日绝句》《咏史(其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咏史(其二)
朱淑真
盍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在西关。
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叹身亡顷刻间。

(1)第一首诗起首两句便气势不凡,请简析这两句的妙处。(4分)
(2)第二首诗结句的“徒”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解析。(3分)
(3)李清照和朱淑真都是宋代著名的女作家,且都以词著称于世。她们的诗词既有许多共同之特点,又各有千秋,堪称宋代词坛中双璧,在中国文学史上相映生辉。请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4分)

参考答案
(1)第一首诗起调高亢,充满浩然正气,(1分)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1分)爱国激情,溢于言表,(1分)对苟且偷生的南宋统治者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1分)
(2)徒,白白地,徒然地。(1分)表达了作者对范增生不逢时、不遇明主的惋惜和感叹。(1分)也表明项羽不善用人的弱点正是其败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1分)
(3)两诗相同点都是借项羽的历史事件影射当今,借古讽今,(1分)都肯定了楚霸王的英雄气概,正气凛然。(1分)不同点:李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1分)朱诗充分肯定了项羽的英雄气慨,又指出了他不善用人的弱点。借古讽今,告诫当朝。(1分)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古诗原文[挑错/...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

1998年10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8年10月19日...

1997年9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5日出...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