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张谓《代北州老翁答》赏析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22-12-30 06:04:28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张谓《代北州老翁答》赏析代北州老翁答 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张谓《代北州老翁答》赏析 代北州老翁答

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赏析:

天宝(742-756)年间,统治者好大喜功,进行了长时间的黩武战争。张谓“二十四受辟,从戎营朔,十载亭障间,稍立功勋。以将军得罪,流滞蓟门”(《唐才子传》),对黩武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深有体会。《代北州老翁答》作于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前(《河岳英灵集》已提到此诗),是最早揭示这一严重社会问题的诗作之一。诗写作者路遇一位负薪的老人,从交谈中得知:老翁原是北方人,为了保全身边惟一的儿子的性命,躲避兵役,才流离他乡下力为生的。这个老人的遭遇,引起诗人莫大的哀怜与同情,遂作此诗。

诗的前十二句记叙老翁悲惨遭遇。共分三层。一层说老翁是北地人氏(泛指),“北望乡关生客愁”一句表明其人流落他乡。“客愁”表明是有家难回。又写老翁自述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都是当兵阵亡的。这是“客愁”之外的又一重悲痛。第二层写老翁的三儿子刚刚成人,又面临被征入伍的威胁。“明年闻道又征兵”句的“明年”、“又”等字面,表明当时征兵的频繁,几乎成为一种灾难。虽然还只是听说,老翁已经深信不疑,因此打定逃亡的主意:“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守在乡土,骨肉分离,是死;逃往他方,流离失所,大不了也是死。与其分离而死,不如死在一处。叙述客观平淡,更令人悲叹。第三层写流离他乡的辛苦。本来薄有田产,因为要逃亡,只好贱让给同乡四邻。人们都说“多子多福”,这个养了三个儿子的老人,福在何处呢?“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这句十分忠厚朴实而令人鼻酸的话,它的潜台词简直就是“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杜甫)至此,诗中老翁的形象已呼之欲出。

最后四句像是诗人宽慰老翁的话。“近传天子尊武臣,强兵直欲静胡尘。”听说战争就要结束了。最后诗人大声疾呼:“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这是质朴的呐喊,是为民请命的正义的呼声。就艺术技巧而言,这首诗较杜甫的《兵车行》为平实,它没有多少场景和人物外貌的描写,气氛的烘托和渲染以及声韵上的错综变化,它靠的只是质朴动人,真诚感人,而这在当时恰恰能形成一种新鲜的风格。

殷璠能够欣赏它:“谓《代北州老翁答》及《湖中对行酒》。并在物情之外,但众人未曾说耳。亦何必历遐远、探古迹,然后始为冥搜。”(《河岳英灵集》)故读者也能够欣赏。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古诗原文[挑错/...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古诗原文[挑错/...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揽镜...

掷地,当作金石声_1 掷地,当作金石声_1

掷地,当作金石声...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