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寇准《夏日》司马光《客中初夏》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22-12-31 06:04:07
寇准《夏日》司马光《客中初夏》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寇准《夏日》司马光《客中初夏》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夏 日
寇 准
离心杳杳思迟迟, 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 轻寒微雨麦秋时。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唯有葵花向日倾。

〔注〕1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哲宗即位后始回京任职,这首诗作于退居洛阳期间。
  ⑴ 两首诗都写夏日,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⑵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3.这两首诗都写夏日,请指出两首诗都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后一首还运用了哪种不同于前一首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5分

参考答案:
⑴ 两首诗主要运用了以景写情(或借景抒情)的手法,寇准诗借“燕语”“微雨”来抒情,司马光诗借“柳絮”“葵花”来抒情。(4分)
⑵寇准诗表达一种离愁无法排遣时的孤寂惆怅之情;司马光诗表达一种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皇上忠心耿耿的感情。(4分)
3.借景抒情。(1分)前一首诗借深院、垂柳、夕阳等景物表现感情,后一首诗借晴好天气和葵花等景物抒情;(2分)后一首诗还使用了比喻手法(托物言志)来抒情,将柳絮比作投机小人,将葵花比作自己,言在此意在彼。(2分)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