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刘驾《贾客词》翻译赏析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23-01-27 06:03:09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刘驾《贾客词》翻译赏析贾客词 刘驾 贾客灯下起, 犹言发已迟, 高山有疾路, 暗行终不疑。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刘驾《贾客词》翻译赏析 贾客词

刘驾

贾客灯下起, 犹言发已迟,

高山有疾路, 暗行终不疑。

寇盗伏其路, 猛兽来相追,

金玉四散去, 空囊委路歧。

扬州有大宅, 白骨无地归。

少妇当此日, 对镜弄花枝。

注释:

⑴贾(gǔ)客:商人。古时特指囤积营利的坐商,古时候称行商为“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商人。

⑵发:出发。

⑶疾路:捷径。

⑷暗行:在天色还很昏暗的时候赶路。

⑸寇盗:指抢劫的强盗。

⑹委:丢弃,抛弃。岐:一作“歧”,路的分支。

⑺扬州:著名的繁华都市,也是富商大贾的集散地。

译文:

天还没有亮,商人就起床了,却还觉得此时出发已经来不及了。高山上有条捷径,商人以前常走这条路,从没有出现过差错,虽然此时天还没有亮,但商人还是认为这条路不会发生意外。这一次他却遇到了劫匪,他们埋伏在路旁,商人经过时,他们一拥而上。商人遭遇横祸,钱财散尽,空落落的袋子遗弃在路旁。商人辛苦多年,在扬州置下大宅,谁想路遇劫匪,竟葬身荒野。他的妻子此时不知祸事已经发生,正对着镜子细细整理容妆,等待他的归来。

赏析:

刘驾在唐代诗人中是被称为能“以古诗鸣于时”的(见《唐诗别裁》卷四)。诗的第一段,通过“起”、“言”、“行”等动作,写商人为了谋利,天不亮就起来赶路。从“暗行”照应“灯下起”,口口声声“发已迟”到“终不疑”,都可看出诗人炼句是颇费斟酌的。

第二段承接上面,写贾客“暗行”引出的后果。“猛兽来相追”,既写出寇盗的凶残,又自然地引出商人可悲的下场:“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歧”。这里不写贾客性命如何,却只说了钱财被抢光。

其实写钱就是侧写人,而且是更深刻地刻画了人。

最后的一段,诗人运用了点睛之笔:“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古人认为客死异乡是很可悲的,一般只有穷困潦倒的人才会遭此不幸。“扬州”是当时极为繁华的城市,死者家住扬州,有朱门大宅,竟落到如此下场,就令人惊愕了。仅此两句,已使诗的意境更为深邃了。谁料诗人笔锋一转,出语惊人:“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这一方尸骨已抛弃在荒山僻野,那一方尚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等待贾客归来。“当此日”三个字把两种相反的现象连接到一起形成对照,就更显得贾客的下场可悲可叹,少妇的命运可悲可怜。诗人这种抒发感想的方法很值得借鉴,这远比直来直去地发一番议论要强得多。这四句诗仿佛在讲客观事实,并不带丝毫主观的色彩。诗人通过几个很妥贴的意象来表现,以唤起读者的进一步思索和联想。这种技巧,在唐诗中是常见的。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古诗原文[挑错/...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揽镜...

掷地,当作金石声_1 掷地,当作金石声_1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掷地,当作金石声...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