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故园东望路漫漫”的下一句及全诗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22-10-08 09:12:46
“故园东望路漫漫”的下一句及全诗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故园东望路漫漫的下一句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下一句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边塞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的下一句及全诗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故园东望路漫漫的下一句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下一句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 《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入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了思乡之情。诗文语言朴实,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深,感人至深。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年代: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

①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③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④凭:托。传语:捎口信。

译文:

回头向东看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

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

途中与你在马上相逢,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与笔,

只能托你捎个口信,回家帮我报个平安。

赏析: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主题

表达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1.最能体现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展开想象,写出一二句的情景。

诗人离开长安已经很久了,回首望去,只觉长路漫漫,烟尘蔽天,看不到家乡在什么地方,诗人不禁思念家乡和亲人,掩面而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衣袖。

3.说说“双袖龙钟泪不干”这一句的表达效果。

“龙钟”是沾湿的意思,这一句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出诗人对长安亲人的无限眷恋的深情。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古诗原文[挑错/...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