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
作者: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赏析:
诗的前半描绘“旅夜”的情形。榜首、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舟在月夜孤单地停靠着。其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法。765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顾问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安身的老友严武死去。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由于我的文章好呢?当官,倒大概由于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宛转。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志向,但长时间被压抑而不能发挥,个人会“文章”(诗篇),可那时候,人不会由于文章好而闻名。当个小官,却又不得不退休。杜甫此刻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首要不是由于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架空。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一起提醒出政治上失落是他飘流、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意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并不很稳当。最终两句说:“飘然一身像个啥呢?不过像宽广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算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旷,沙鸥漂荡;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形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形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适宜表达诗人所要抒情的情的景象,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象。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篇中情形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典范。
流浪无依的孤寂,却正是对社会的评估,那个时候,那皇城,如此之大,却无他容身之处,曲折来到成都,却由于严武的离世,被逼脱离,由于无重用他的人,无他的伯乐了,那是一种如何的无法。如此,全诗也从旁边面烘托了其时朝廷政治的糜烂,以及,个人心里大材小用的愤激与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