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刘邦为什么能够战胜实力强大的项羽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22-10-20 10:13:47
刘邦为什么能够战胜实力强大的项羽历史上的楚汉争霸,实力弱小的刘邦却最终战胜了实力强大的项羽。由此,刘邦总结出了智慧的重要作用,说:张良、萧何、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
刘邦为什么能够战胜实力强大的项羽 历史上的楚汉争霸,实力弱小的刘邦却最终战胜了实力强大的项羽。由此,刘邦总结出了智慧的重要作用,说:张良、萧何、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吾擒也。”

但实际上,刘邦的总结是有偏颇的,刘邦军事胜利的主要原因并非仅仅是纳才,更重要的是纳言。实际上,刘邦的众多关键性决策均来自小人物的建言,如陈恢提出的招降纳叛建议以及帮刘邦“千金买骨”,招降宛城秦军的做法,使刘邦抢先入关,实力增长为群雄第二位。又如刘邦率先挑起内战,进攻项羽时,董公提出:“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促使刘邦为义帝发丧,反而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使项羽落入了孤家寡人的地步。

纳才重的是人,一个人被定为人才,就当官发令,无人可以制约。而没有被定为人才的人,只能听令,不能说三道四,纳言重的是思想或建议本身,并不关注人的身份。

如上述给刘邦提建议的陈恢来自敌对阵营,董公是普通百姓,但他们提出的建议只要是正确的,刘邦都采纳。纳言是一种机制,通过人人都明白,人人都遵守的规则,激励人人开动脑筋想点子,促进人人畅所欲言,以成千上万个“臭皮匠”取代纳才体制中的“诸葛亮”。

纳言和纳才比较,其实也就是规则治(法治)与人治比较,纳言优于纳才、法治优于人治就显而易见了。2000年前,刘邦没有意识到纳言的优势,不知道机制的作用,可以理解,但今天我们不能还停留在刘邦的人才观上,而忽视法治。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7年9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29日...

1997年9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17日...

1997年9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28日...

1997年9月1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11日...

1997年9月2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2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2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24日...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