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汉唐雄风值得自豪和珍惜,但不可夸大其作用和强大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22-11-08 10:14:42
汉唐雄风值得自豪和珍惜,但不可夸大其作用和强大中国文化能够领先于世界几千年,究竟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汉朝、唐朝能领先于世界?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
汉唐雄风值得自豪和珍惜,但不可夸大其作用和强大 中国文化能够领先于世界几千年,究竟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汉朝、唐朝能领先于世界?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

类似的说法或“汉唐雄风”等概念,不仅由来已久,而且已根深蒂固;不仅存在于一般民众,连一些专家学者、甚至历史学者也是这样认为,并且以此教育学生和公众。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一项严肃规范的研究成果可以支持这样的结论。

  要说一个国家领先于其它国家或全世界,必须进行具体的比较,或者它们之间有过竞争并产生结果,至少有过比较频繁的接触才能作出大致的判断。可是在古代历史上,无论汉朝或唐朝,与当时的世界或其它强国之间都不存在这样的关系。

  汉朝与罗马帝国大致同时,但基本没有交往,更没有正面接触。在中国古代史料中曾提到来自“大秦”的“使者”和“眩人”,前者显然并无正式使命,只是汉朝方面的一面之词,后者不过是流落的杂技艺人。东汉的甘英曾奉命出使“大秦”,但到波斯湾就知难而返。虽然不能排除双方偶尔会有间接的人员交往,但相互的了解完全不足以作出大致准确的比较和判断。唐朝与外界的联系和接触远胜汉朝,但与大批外族、外国人来到唐朝相反,唐朝人几乎没有涉足境外。除了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的民众外,有限的例子都不是出于主动。玄奘去印度是为了求法取经,回国后一心译经弘法。要不是唐太宗要求,连《大唐西域记》也不会问世。杜环是怛罗斯之战的俘虏,好不容易才返回唐朝,因族叔杜佑编纂《通典》才留下千余字的《经行记》(其中有杜环亲历的阿拉伯帝国的记载)。

  如果要作实力的比较,最重要的无非是人口、疆域以及军事实力。汉朝的人口最高为6000余万,最低不足2000万。罗马帝国人口高峰估计在7000万左右,甚至有历史学家估计为1亿。汉朝的稳定疆域是400多万平方公里,西域都护府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但除了西汉后期的60年能延续控制外,其它时间时断时续。罗马帝国的疆域也不固定,但其极盛时期并不亚于汉朝。唐朝人口最多时有8000多万,堪称当时世界之最。但唐初人口只有2500万左右,急得唐太宗下令全国寡妇改嫁。唐朝后期的人口已减至约4000万。唐朝的疆域最西曾达到咸海和阿姆河流域,最东包括朝鲜半岛大部,但为期不过数年。对一度拥有的辽阔边疆,一般仅设立羁縻政权或军事监护,真正稳定统治的疆域不超过汉朝。与阿拉伯帝国的极盛疆域相比,唐朝并无优势可言。汉朝在军事上的主要对手是匈奴、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陈汤灭郅支单于时可能曾遭遇过罗马的散兵游勇,但从未与罗马帝国的军队作战。被唐朝击败的东西突厥也属游牧民族,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唯一一次怛罗斯之战以全军覆没告终,包括杜环在内的大批将士、工匠被俘,唐朝军队再未越过葱岭。唐朝与吐蕃之战也互有胜负,但总说来,吐蕃处于扩张状态,一度占领过唐朝首都长安。

  至于文化方面,由于一定的文化都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物,所以很难有优劣之分。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也不能简单地比较出先进或落后。例如,罗马的主要建筑都用石料,大多以大理石装饰,而汉朝的建筑多为土木结构,石料仅用于基础或装饰。在当时都显得壮丽辉煌,但经历风雨沧桑后,罗马建筑风采依然,唐朝建筑则废墟难觅。不过,唐朝人即使想造罗马式建筑,哪里有那么多大理石、花岗岩?要是没有地中海,罗马人又怎样将大理石运往北非?精神文明更难作优劣之比,今天还是如此。

  总之,汉代和唐代的确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强盛时代,那时的中国也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强国之一。“汉唐雄风”值得我们自豪和珍惜,但汉唐的直接影响范围集中于东亚,并未超出亚洲。一味夸大汉唐的作用和强大,有碍于客观地了解世界历史和不同文化,只会滋长盲目自大和固步自封的封闭意识,不利于改革开放。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掩妾泪,听君歌。 掩妾泪,听君歌。

掩妾泪,听君歌。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唐代 李...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古诗原文[挑错/...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