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窃符救赵的信陵君为何只求速死?

来源:地藏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22-11-13 10:14:33
窃符救赵的信陵君为何只求速死? 信陵君魏无忌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和春申君,孟尝君和平原君并称,是魏昭王的小儿子,也是安厘王的异母弟。对魏国而言,“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
窃符救赵的信陵君为何只求速死?
信陵君魏无忌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和春申君,孟尝君和平原君并称,是魏昭王的小儿子,也是安厘王的异母弟。对魏国而言,“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他是一个仁爱之人,平等对人,无论身份贵贱,不会因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公子就瞧不起人,因此他门下聚集了三千门客。也正因为他的威名远播,各诸侯国十多年都不也出兵伐魏。

正是因为信陵君对魏国有着超强的影响力,在战时就是招牌,所以一到相对和平时期,他就成了魏王的害怕对象。其实国有如此之宝,该当庆幸,但魏王并不是那种能容天下之人,他只是一个国王而已。有一次,魏无忌和魏王下棋,听说赵国大军将要进攻魏国北部边境的情报,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棋子,准备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但是魏无忌却说:“赵王打猎呢,不是进攻。”魏王却始终不信。过了不久,北方传来消息说,赵王打猎,根本就不是要进攻。一件没有任何其他情报的事情,却让魏无忌判断地如此准确,只能说他是见识高,因为他判断的根基是他的门客中有人在赵王身边当卧底!赵王一有动静,马上就能知晓。魏王听了该高兴呢还是恐怖呢?他忠心耿耿自然可信,万一有异心,那王位还不知道是谁的呢。

秦王国也对魏无忌深为忌惮,嬴异人抛出黄金20万两,在魏国制造运动,通过晋鄙的门客,向魏国提出警告说:“魏无忌在外流亡十年,你升他为最高统帅,所有国家都甘愿听他的,这是危机。

普天之下,只知道有魏无忌,不知道你国王!”另一方面,异人又大张旗鼓地派使节,问魏无忌什么时候登基,全邯郸的人都知道。魏王日日夜夜听到的都是这种对魏无忌不利的情报,于是派人接任了他的统帅职务。

魏无忌知道自己的处境,他声称自己有病,不再出席朝会,日夜喝酒,沉湎女色,只求速死。公元前243年,果然逝世。、

只知有他,不知有王,这句话有很大的杀伤力。我们知道秦国的间谍计划很成功,但是魏无忌何尝没有错呢?为什么老让魏王听到这些不利传言?他虽然有忠心,但是没有保护自己的行动,结果最终只能走向死亡。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古诗原文[挑错/...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

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揽镜...

掷地,当作金石声_1 掷地,当作金石声_1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掷地,当作金石声

掷地,当作金石声...

最新文章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古诗原文[挑错/...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古诗原文[挑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政之所废...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改...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古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