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生经与人生佛教这部善生经,在大藏经中有几种译本,向来很少人讲解。所以这经名,大家听来似很生疏,不如心经、金刚经、法华经等因讲的人多,大家已把那些经名听得滚瓜烂熟了。 已故...
佛法示寿命之理人生在世,谁不爱寿命?富贵的人,不稍说是爱寿命,不论说话写信,都 喜欢听吉祥如意,大吉大利一类的话,如果听人说到「死」字,那就避之唯恐不及,好像死神就会降临他的身上。...
爱语是人生和睦的要素谚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论语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孔子亦说:「为政不在多言,言多必失」。讲话谨慎不多,沉默寡言,固然是美德;但多讲话亦不一定都是不...
侨僧竺摩法师马来西亚弘法传奇2005年10月29日,一座富有汉代佛教建筑风格的竺摩纪念馆,在雁荡山隆重开馆,供广大游人香客瞻仰游览。这是为了纪念旅居马来西亚的当代才子高僧竺摩法师,由海...
菩萨的人生观这个题目是讲明一个被称为菩萨的佛教徒,他对这人生应有何种看法和作法?应采取何种态度,对人生社会一切事情,作合理的适当的处置?在未讲明这些意义以前,先要把「菩萨」这个...
疾病,是谁也不能幸免的,在佛法中说人生有老病死,把病列为人生的四大痛苦之一。依佛法观察人生,平时有病的人,固然已在病苦中,即使没有病的人,也无时不在病中。这话是怎样...
淤泥不染竺摩法师著 要启发众生自性本具迷而不觉的灵光,最好的方便,还是念佛。念佛念得心地清净,自性灵光便会炯然照露出来。对于佛法没有认识与信念不具的人,总认为念佛没有什么...
修学净土的三资粮我讲阿弥陀经时,有说过该经是以‘极乐的依正庄严为体,往生不退为宗,信愿持名为用。’此信愿持名就是修行净土的资粮。修行净土要具备三资粮,如我们要旅行远方,...
净土法门丛谈一、净土法门的重要性 在佛法中,有很多教人学佛的法门,念佛法门,是许多法门中的一种。说到念佛,必先想到净土,因念佛的目标,在求生净土。本来佛法在中国,各宗佛法都有...
随净土机施念佛号佛法一乘,本无分别,只因机有利钝,遂使教分顿渐。顿教之机,一闻妙法,当下圆悟,顿起直入,一生成办,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若是渐教之机,行布次第,顺序以进,或修或退,要经三...
佛法与现实人生佛法自印度传来我国,已有二千年历史,它给我国人最深的印象和最普遍的观念,可以说有两种:一是因果报应的观念,一是空的观念。懂得因果报应道理的人,凭此为人生修养的准则...
佛教中有些学佛的菩萨,他有方便的智慧,懂得说话的技巧与艺术,所以他说出来的话,多是娓娓动听,令人喜爱的。所以菩萨说法度人,常用布施、爱语、利行、事的“四摄法”,引人入佛。其中的...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 记得去年九月,我在本舍宣讲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圆满,当时在座的信徒,征得本舍主人的同意,即席发起组织讲经法会,要我今年此时再来讲经,但不一定要讲维摩经...